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健康问题,便秘就是其中之一。便秘不但让宝宝很痛苦,也急坏了很多父母们,面对宝宝便秘的情况,很多妈妈显得手足无措。因而,一些口口相传的“偏方”引得妈妈们争相效仿,也许其中有些方法能够“歪打正着”,但很多方法其实都是“伪科学”,甚至可能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危害。
1、开塞露--一种药物制剂,其作用原理是利用甘油或山梨醇的高浓度(即高渗作用),软化大便、刺激肠壁,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反应,加之含有润滑作用,则能使大便被轻易地排出。但是,由于宝宝的消化系统、神经系统等方面没有发育完全,使用开塞露后很容易出现腹泻,最终导致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,造成肠胃功能紊乱。此外,育儿专家表示,不能长期使用开塞露给宝宝通便,不仅容易对药物产生依赖,而且不利于宝宝自主排便的形成。
2、肥皂水--肥皂属于日化用品,含有甘油、碱、芳香剂、漂白剂等,这些添加物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一定危害,且不利于保护宝宝娇嫩的肛门皮肤。如果经常使用肥皂水通便,会使肠壁神经细胞应激性降低,久而久之,宝宝会失去对排便的敏感度,进而形成依赖。
3、乳酸类饮品--很多妈妈知道益生菌对于缓解宝宝便秘有积极地效果,面对市面上有些酸奶或是乳酸类饮料中,号称添加了几十亿的益生菌,便会认为给宝宝喝了这些饮品后,能产生促进肠道蠕动的效果,进而促进排便。事实上,这样的想法存在极大的误区。这是因为只有活性益生菌(活着到达肠道内的益生菌)才能发挥作用,而酸奶中的益生菌含量不仅少,而且其供应链条也达不到存贮活性益生菌的条件。有数据表明,酸奶出厂两周后活菌数量仅为原来的25%甚至更低,而且这些饮品中还会添加香精等添加剂,这些都会遏制益生菌的活性。因此,乳酸类饮品中的益生菌对于缓解宝宝便秘并没有直接显著的效果,而且饮用过多还会影响宝宝的食欲。
通便“真道理”:维护肠道微生态环境健康,方能治本
日常饮食均衡合理--喂养不当是造成宝宝便秘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尤其是奶粉喂养的宝宝,家长需要注意在两餐中添加适量水。在宝宝添加辅食后,家长最好多给摄入一些富含粗纤维的蔬菜、水果,例如南瓜泥、芹菜泥等。

目前,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给儿童补充益生菌的重要性了。适当给儿童服用妈咪爱益生菌,能提高肠道免疫力,让儿童身体处于更健康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