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喝水少很可能会带来便秘、上火等烦恼,而且便秘还会让孩子食欲不振,烦躁不安,排便疼痛。家长们也会跟着难受着急,于是就可能关心则乱的陷入治疗便秘的误区。
首先应明确一点,不是所有孩子两三天没有便便就是便秘。孩子便秘必须符合以下3个条件:次数少、困难、便便又干又硬。而除了缺水引发的便秘,饮食不良引起的便秘、生活习惯不佳引起的便秘、疾病引起的便秘都是幼儿便秘常见的原因。
对于便秘的孩子,基本上家长都会有意识的增加饮水量。但有些孩子不喜欢喝白开水,家长就会换成自制果汁等饮品。需要注意的是,果汁榨制过程中,膳食纤维会被丢弃掉,而水果之所以对缓解便秘、上火等情况有不错的功效,就是因为水果里面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。家长可以尝试用搅拌的方法来做果蔬汁,也就是把食材与水一起搅拌,这种方法做出来的果蔬汁,口味更清淡,并保留更多的膳食纤维。此外,酸奶也是家长经常青睐的缓解便秘食物。但是1岁以下的宝宝不适合喝酸奶,而且常温下的益生菌已经被杀掉了,所以可能达不到好的通便效果。相比,妈咪爱等益生菌制剂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选择。

当然,也有不少家长为了让幼儿尽快排便,还会用上肥皂、开塞露甚至是用手等辅助孩子排便,而常用开塞露等手段容易形成依赖,因此并不推荐,如若使用还需遵医嘱。
想要有效的缓解幼儿便秘,除以上方法外,家长要特别注意便秘患儿的饮食。在给孩子搭配的食物中鱼、肉、蛋与谷物的比例要适当,尽量吃些清淡的食物,不要太油腻,另外可多添加一些蔬菜和水果。平时还可以多给孩子吃些含粗纤维的食物,如玉米面和米粉做成的小点心,这些纤维素能帮助肠胃蠕动,还可增加食物残渣,刺激肠壁,促进肠道蠕动,使便便易于排出。也可训练孩子蹲、弯腰或是扭屁股等动作,帮助锻炼腰腹部肌肉,有助肠蠕动。
孩子便秘除了器质性病变或者药物作用之外,一般多是由于生活习惯导致,所以家长的日常护理是很重要的,是防治幼儿便秘的主要着手点。